幸福前面的道路叫做追求 -當幸福來敲門






當幸福來敲門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上映日期:2007-02-28

類  型:劇情勵志溫馨/家庭

片  長:1時56分

導  演:蓋布瑞穆契諾(Gabriele Muccino)

演  員:【機械公敵】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

發行公司:博偉

官方網站:




故事大綱:






在【當幸福來敲門】中,克里斯賈納(威爾史密斯飾)是一位收入拮据的愛家男。儘管他努力幫忙維持整個家庭,他五歲大兒子克里斯多佛(杰登史密斯飾)的媽(珊蒂紐頓飾)卻屈服於持續緊繃的財務壓力。她無法繼續承受,只得心不甘情不願的決定離開。

 
成了單親爸爸的克里斯,繼續堅定的運用他所知道的每一種銷售技巧,去尋找一個薪資更優渥的工作。他在一家知名的證券公司找到一個實習缺,雖然這工作沒有薪水,他懷抱著能完成實習並獲得工作和未來的希望所以接受了這個工作。由於沒有財務後盾,克里斯和他兒子很快的就被逐出公寓並被迫睡在庇護所、公車站、洗手間或任何能過夜的地方。

 儘管遇到許多麻煩,克里斯仍繼續擔任一位充滿愛心又體貼的父親,將他兒子對他的愛和信任,轉化成克服他所面臨的難關的動力。





  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他們的「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
   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
取自1776年7月4日 美國獨立宣言


這是電影開始後主角引述了湯瑪斯。傑弗遜(獨立宣言主要撰稿者)的一句話.
對於主角克里斯賈納來說,
這句話的反而是另一種解釋

[湯瑪斯怎麼會知道幸福的前面要加個追求?]

幸福是需要追求才能擁有的, 起碼對於克里斯來說,這是個必須卯足全力的追求
才有可能有那麼一絲絲的幸福.




這部片子當然不只是主打著小人物努力向上的心路歷程
小人物成功的故事總是可以很輕易的撥動人們的心
越是貼切你我的生活 越是容易與觀眾產生共鳴
我不否認這故事的老套劇情照樣可以打動我的一絲感觸
當然 明知道結局 但是還是好奇過程是如何的波折
就像我大學的老師們最愛說的那句話

[重點不是結果 而是過程]

我想最令我動容的也是電影賣點的另一個部份  
就是克里斯父子的之間的超乎我所想像的情誼



所謂的超乎我想像的部份是
小克里斯竟超乎4歲小孩的成熟懂事
是我生活周遭的4歲小孩太任性
還是小克里斯太懂事了?
他幾乎不像4歲小孩 那樣的追求自己想要的
即便想要的東西微不足到
可是他竟然知道他不能有 超乎4歲小孩所會有的體恤跟懂事
(現在只要不如小孩所意的大多數的應該會躺在地上踢腳哭鬧吧= =")

劇中這個小孩正是威爾史密斯的親生寶貝兒子
他的演技頗有乃父之風
只能說 虎父無犬子啊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克里斯也是個EQ很好的爸爸
是台灣太多父母親在公眾場合對待小孩子的方式太OVER?
(當街罵小孩 打小孩 甚至放任小孩躺在地上大哭大叫的畫面太常看見)

還是克里斯本身對小孩子的EQ太好
面對蠟燭兩頭燒的他而言
他竟然鮮少對偶爾任性的小克里斯發脾氣
我總會覺得
如果發生在台灣某個角落
說不定這樣的小孩
早被舉列家暴或是遭受父母遺棄




親情在台灣的頭版版面越見薄弱

曾經東方人引以為傲的倫理親情似乎漸漸不復見
家暴。性侵。遺棄子女的報導屢見不鮮
現實與電影之間親情交流的對比令我感概

有時會問我自己   對於孩子 我會怎麼面對?會怎麼教育她?
(即便我現在還沒有小孩子)
但是又不可否認的是
教育小孩是一門很艱深的課程
做為人父人母所承受的壓力
又豈是我們這種未置身其中的人所能體會的?


就如劇中一幕
克里斯父子打著籃球 小克里斯投著球
告訴他父親說他將來想成為籃球國手
可是 克里斯卻告訴他說
[你跟我ㄧ樣的聰明 但是 可惜的是我的籃球打的很爛
有其父必有其子 所以 你的籃球應該也不會打的太好]
此話一出 很清楚的傷了小克里斯的幼小心靈
身為父親的克里斯見他不願投籃並進一步的收起來籃球
也知道他說的話傷了小克里斯
於是他告訴小克里斯說

[....
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 你做不到
即便是我 也不行  人們總覺得 自己做不到的事 別人也會做不到
你有夢想 就要去保護它    如果你有想要什麼,那就去追尋它.
...]

聽完這段話差點沒位這位爸爸鼓掌
說的好啊 我太了解被父母親否決否認的感受
如果能從父母親口裡聽到這段話 這是多麼大的激勵?
身為小孩的人可以在小克里斯身上看到什麼?
身為父母的人又可以在克里斯的身上學到什麼?
既是小孩 亦是父母的人 又能怎麼扮演好這兩種既衝突又緊密的腳色
對於親情總是人類必修的科目
可是 真正及格的子女與父母 又是怎樣的樣貌?
我覺得在這部電影上 有更多值得自己思考的面向
也許我們都可能在其中的得到自己想要尋找的答案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莫過於克里斯去賣血
換來了幾塊美元
但是買了一個燈泡就用掉了他的一大半[血汗錢]
就只為了維修他唯一的財產-骨質疏鬆檢測器
這幕讓我想起了[前進天堂]這部電影
一位爸爸為了得到射標的獎品投擲所有
孤擲一注的時候
我每次看到這類的劇情都會繃緊了神經覺得 
會不會就此輸掉全部
不過就在克里斯在換上燈泡 
測試儀器的開關時 
所散發出來的強烈光芒在一瞬間打亮了整個黑暗
照亮了他熟睡的孩子身上時
彷彿光明的未來再那一瞬間有了所有可能
於是故事進入了所有電影理想的happing end.

就像[前進天堂]這部電影 
我想跟[當幸福來敲門] 有很多很類似的地方
也許這也正好表現出了每個人心中所要追求的美國夢
相信再就能創造可能

不過這個電影結尾最有意思的地方應該就是小克里斯的冷笑話吧
他說  沒有人來敲門  不就是電影的名字了嗎?




我想現實生活中像克里斯一樣努力的追求的人很多
多到你我都無法想像

但是 幸福需要追求 更要懂得把握
不見的一定要大富大貴才能算是幸福
很多東西是金錢無法度量  金錢當然重要
多少人為了它不顧一切 拋擲所有就是為了得到錢
可我不認為幸福該是與金錢畫上等號

金錢只是邁向幸福的一條捷徑

卻不等同幸福的定義
也許像克里斯一樣生活艱鉅的人太多了
那等同這些人不幸福嗎?   那到不見得
我想如果能懂得知足 把握現下的所有

我總是提醒著自己

不去想自己想要卻沒有的  只要告訴什麼是自己所擁有的

對我來說就是幸福


幸福不用來敲門 早就在你我周圍了







延伸連結

更多的[當幸福來敲門]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7/PursuitOfHappyness/PursuitOfHappyness.html 

關於

[美國獨立宣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E%E5%9C%8B%E7%8D%A8%E7%AB%8B%E5%AE%A3%E8%A8%80&variant=zh-tw#.E5.BA.8F.E6.96.87


克電影-前進天堂 (2005年)

http://www.wretch.cc/blog/karols&article_id=2210401

關於[前進天堂]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4/InAmerica/InAmerica.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oerki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